为什么越有钱的圈子,信玄学的人越多?
有需要,加微信。
复制dp0250
尤其是中产以上的阶层,你会发现这个比例几乎接近 100%,夸张却真实。这群人白天可能跟你聊核心价值观、数据大模型,可到了晚上的饭局、二场、三场,真正能让他们提起兴趣的,全是玄学话题。这时候你再聊白天的内容,他们多半会像看傻子一样看你。
为什么这种在我们成长中被斥为 “封建迷信”“歪理邪说” 的东西,能在有钱人圈子里如此盛行?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,他们大多不是一开始就信这些,而是当财富或权力达到某个量级,会自然而然走进玄学的大门;或是在财富、权力遇到瓶颈时,被玄学帮着突破了困局,之后便成了坚定的信徒。
1. 世界到底公不公平?
主流价值观里,“世界是公平的” 是核心。就像同一个小球从同一个陡坡滚下,无论在哪,速度都一样。教育告诉我们:只要有能力,就一定能出人头地;没成功,就是自己能力不够。
这就像考试 —— 考得好,是努力到位;考得不好,是努力不够,简单直接。
在学校里,这套逻辑多少还算适用。好好复习、认真背书,就算上不了清北,考个双非或 211 基本没问题。大学里虽有不公(比如保研名额、奖助学金分配),但公平竞争的路径仍算稳定:好好读书、考好试,日子总能顺顺当当。
可一旦走出校园,“公平” 就成了笑话。你若还抱着 “公平竞争” 的心态去争取想要的,注定徒劳。
小到单位升职加薪,大到几百万、上千万的项目招投标,哪有 “公平竞争”?哪有像考试那样给个考纲、让大家复习后 “一考定胜负” 的?一个都没有。甚至,若你执着于公平竞争,可能连 “竞争规则” 都看不懂 —— 你想考试,却连试卷在哪都找不到。
而玄学的核心是:世界从来就不公平。人与人之间没有 “公平竞争” 一说,毕竟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天差地别。不同玄学流派对这点的解释不同,有的说 “命格”,有的说 “命盘”,有的说 “因果”,但都认同 “没有公平竞争,只有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”。甚至可以说,玄学里很大一部分知识,就是教你如何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别人竞争,如何在 “必赢” 的赛道里发力。
你仔细看那些赚大钱的人,会发现他们都是 “拥抱不公平” 的人。一旦跨过这道坎,他们就会意识到:之前接受的很多教育可能全是扯淡;若想再突破,就得学一套完全不同的体系。
2. 到底什么是 “好事”?
从小到大,我们不自觉地被灌输了很多关于 “好人”“好事” 的标准,被反复教导 “要做好人、多做好事,就会有好报”。但这真的成立吗?
这个逻辑链细想其实很可怕。
比如 “受人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—— 按这套标准,“涌泉相报” 是好人该做的 “好事”。可现实呢?
大部分人被 “涌泉相报” 吓住了。他们总想着 “欠了人情债,这辈子还不清”,于是拒绝接受别人的恩惠,凡事都想自己扛,能不麻烦别人就绝不麻烦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,这种人能赚到钱吗?基本不能。
另一部分人勇敢接受了恩惠,也真的 “涌泉相报”,可结果同样糟糕。“升米恩,斗米仇”,最后身边围满的都是喂不饱的白眼狼。贵人受不了这种 “过度回报” 会离开,剩下的全是想榨干你的小人。
为什么我们会依赖这种经不起推敲的 “行为准则”?
因为公立教育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植入了一个理念:世界上存在 “普世真理”,只要按真理做事,就一定能成功。这真理就像万有引力,不管哪个苹果掉下来,都能被它解释。
接受了这一点后,书本只要给你看它想让你看的例子(无论现实或历史)就行 —— 你会觉得 “他们那的苹果能掉,我这的也一定能掉”。可这些 “真理” 真的对吗?有的可能有点道理,有的只是为了 “好管理” 而已。
现实中,商业世界远比 “苹果落地” 复杂,要考虑的因素远比重力多。而 “什么是好事”,在玄学里从来没有统一答案。
对不同的人来说,“好事” 完全不同:
有人天生向往自由,让他老老实实上班,对他而言就是 “做坏事”;
有人命里藏着 “偏财”,让他乖乖领死工资,也是 “做坏事”;
有人命里 “官星环绕”,让他每天打零工,同样有大问题。
再看那些赚大钱的人,他们的第一桶金,有几个是完全 “干净” 的?不能说没有,但少之又少。
所以你会明白:走不出 “好人好事必好报” 这类规则束缚的人,注定很难赚到大钱。
3. 我究竟配不配拥有很多钱?
这部分内容很敏感,姑且以 “钱” 为切口聊聊。
你觉得,是谁决定你能不能赚到钱,或者能不能赚很多钱?
刚入社会时,你可能觉得是老板;
成了小管理者后,你可能觉得是甲方;
成了高管或小企业主后,你可能觉得是地区管理者 —— 是他们定规则、造风口,决定你 “配不配”。
很多人的认知到这就停了。可有没有可能,地区管理者之上,还有别的 “存在”?
如果有,我们该听谁的?这个问题背后,或许藏着很多财富谜题的答案。
你也会理解,为什么公立教育会把玄学当成 “过街老鼠”,见一次打一次,打完还要让所有人骂千百次。
根源在于:玄学会让你明白一个更底层的设定 —— 这世界上,有一些东西是 “人管不了” 的。
一旦接受这个设定,你会发现:世间万千 “人定规则”,遵不遵守全看自己。毕竟,那些终究只是 “人定的” 而已。
所以你会发现,玄学知识塑造出的人,和公立教育教出的人完全不同:他们更敢拥抱不公平,更不服管教,行事边界更宽,也更懂挑战规则。
这样的人,是不是更容易赚到钱?尤其是大钱。
这也就解释了,为什么有钱人的圈子里,绝口不谈主流媒体里的观点,反而把玄学当成交谈主流 —— 他们在通过这种方式 “筛选同类”:是一路人,就一起做事;不是,就笑笑走开,再不相见。